202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题
“昨夜闲潭梦落花”“我欲因之梦吴越”“铁马冰河入梦来”……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,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。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,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,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。
如果有一天,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……
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。
逐梦·赠梦·圆梦
吉学斌
简要分析
材料的核心词是“梦”,除了提到“分享梦”“记录梦”“实现梦”等内容,更提出了“赠予梦”的假设,这就为写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。
材料中的三个诗句表面看只是和“梦”有关,仔细分析,它们之间却存在着递进关系。“昨夜闲潭梦落花”是个人的梦,“我欲因之梦吴越”“铁马冰河入梦来”,虽也是个人的梦,但它和朋友、国家有了关联,这就为搭建框架提供了很好的依据。
由个人逐梦到赠梦他人,再到国家圆梦,文章便可水到渠成。
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,梦一直是神秘而迷人的。它如同黑夜里耀眼的星辰,照亮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渴望。梦,有时是潜意识的反映,有时是心灵深处的呼唤,它以超现实的方式,让我们窥见最真实的自己,并在逐梦的路上不断前行。如果某一天,我们的梦能够赠予他人,那必将形成更强大的力量。梦想实现的时刻,就是所有人圆梦的时刻。
“昨夜闲潭梦落花”,那是一个逐梦者的独白,它属于个体。梦中的落花,是游子对归家的凄美期盼,是朝思暮想凝成的美丽幻影。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,有梦才有追逐的动力,梦以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。袁隆平的“禾下乘凉梦”,让他一生扎根稻田,乐此不疲;饺子导演的“动画梦”,让他毅然辞去医生工作,潜心动画创作……梦很美妙,但需用奋斗去实现。星光不问赶路人,韶华不负逐梦者。